选择题 共15道
判断题 共10道
编程题 共2道
有关下列Python代码的说法,错误的是( )
下列Python代码用于判断一个正整数是否是质数(素数),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( )。
下列Python代码用于求解两个正整数的最大公约数,相关说法中错误的是( )
在Python中,可以用字典模拟单向或双向链表的实现。下面的代码模拟单向链表,和链表对象相比,有关其 缺点的说法,错误的是( )。
基于上题代码,模拟单向链表实现插入新节点函数insertNode()的代码如下,横线处应填入的代码是( )。
下面的Python代码用于实现双向链表。is_empty()函数用于判断链表是否为空,如为空返回True,否则False。 横线处不能填入的代码是( )。
基于上题代码正确的前提下,填入相应代码完善append()函数,用于在尾部增加新节点( )。
下面的Python代码,用于求一系列数据中的最大值。有关其算法说法错误的是( )。
基于上题的find_max()实现,下面的说法错误的是( )。
下面的Python代码,用于求一系列数据中的最大值。有关其算法说法错误的是( )
下面的代码用于列出求1到N之间的所有质数,错误的说法是( )。
硬币找零,要求找给客户最少的硬币。第一行输入硬币规格且空格间隔,单位为角,规格假设都小于10角,且一定有1角规格。硬币规格不一定是标准的货币系统,可能出现4角、2角等规格。第二行输入找零金额,约定必须为1角的整数倍。输出为每种规格及其数量,按规格从大到小输出,如果某种规格不必要,则输出为0。下面是 其实现代码,相关说法正确的是( )。
下面Python代码用于在升序lst(list类型)中查找目标值target最后一次出现的位置。相关说法,正确的是( )。
有关下面Python代码的说法,错误的是( )。
下面Python代码是用欧几里得算法(辗转相除法)求两个大于0的正整数的最大公约数,a大于b还是小于b都适用。( )
假设函数 gcd() 函数能正确求两个正整数的最大公约数,则下面的 lcm() 函数能求相应两数的最小公倍数。 ( )
在下面的Python代码中,for-in每次循环都将执行 n ** 0.5 ,并取整后加上1。( )
下面的Python代码用于输出每个数对应的质因数列表,输出形如: {5: [5], 6: [2, 3], 7: [7], 8: [2, 2, 2]} 。 ( )
下面Python代码执行后输出是15。( )
求解下图中A点到D点最短路径,其中A到B之间的12可以理解为距离。求解这样的问题,常用Dijkstra算法,其思路是通过逐步选择当前距离起点最近的节点来求解非负权重图(如距离不能为负值)单源最短路径的算法。从该算法的描述可以看出,Dijkstra算法是贪心算法。( )
下面的Python代码用于归并排序(merge sort),已测试执行正确。假如整体交换 merge() 和 merge_sort() 两个函数的先后位置,则程序执行将触发异常。( )
基于上一题的Python代码。上题代码在执行时,将输出一次 HERE 字符串,因为merge_sort()递归调用在print("HERE") 之前,因此merge()函数仅被调用一次。( )
基于上上题的Python代码。代码片段 left_arr = merge_sort(arr[:mid]) 和 right_arr = merge_sort(arr[mid:]) 因为切片,将产生的新的list,对于大容量list的排序,将需要大量额外存储空间,可以优化为就地(implace)排序。( )
下面的Python代码实现如果对一维list【形如:[32,12,32,13,42,1],而不是[(1,3),(3,1),(321,321),(32,13)]】进行快速排序,该排序是稳定排序。( )